的字义解释

肤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17

读音:

繁体:

笔画:8

部首:

肤五行属:水,康熙笔画数:17,拼音:fū
肤字用于起名

肤字起名寓意

【肤】这个字寓意丰富,可以用于起名时表达一个人健康、美丽、高尚的品质和修养。

肤字诗词来源

出自两汉枚乘的《七发》:今太子色靡曼,四支委随,筋骨挺解,血脉淫濯,手足堕窳;越女侍前,齐姬奉后;往来游宴,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

肤字的字义
☆肤 <名>
☆(形声。从肉,盧省声。本义:人的皮肤)
☆树木、果实的表皮。
☆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
☆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
☆古代长度单位,一指为寸,四指为肤。
☆较短的距离。
☆外表
☆通“簠”。古祭祀燕享,以盛稻粱的器皿
☆肤 <形>
☆浅薄
☆大
☆肥美,美
肤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廣韻】甫無切。與膚同。
(膚)【廣韻】甫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風無切【正韻】方無切,?音跗。【說文】籀文作臚。【玉篇】皮也。【廣韻】皮膚。【釋名】膚,布也,布在表也。【詩·衞風】膚如凝脂。【易·噬嗑】六二噬膚。【註】膚者,柔脆之物也。 又豕肉爲膚。【儀禮·聘禮】膚鮮魚鮮腊。【註】膚,豕肉也。 又切肉爲膚。【禮·內則】脯羹,兔醢,麋膚。【註】膚,切肉也。 又【博雅】美也。【詩·豳風】公孫碩膚。【傳】膚,美也。 又【博雅】傳也。【又】離也。【又】剝也。 又大也。【詩·小雅】以奏膚公。【傳】膚,大也。 又【韻會】膚淺,喻在皮膚,不深也。 又【正韻】四指爲膚。【公羊傳·僖三十一年】膚寸而合。【註】側手爲膚。 又膚受。【論語】膚受之愬。【書·盤庚】今汝聒聒起信險膚。【傳】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。 又地名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凡四祠于膚施。【註】膚施,上郡之縣也。 又人名。【前漢·古今人表】陽膚。 又【集韻】凌如切,音臚。義同。 又【韻補】叶音浮。【易林】范子妙材,戮辱傷膚。後相秦國,封爲應侯。
与肤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肤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