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迹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13

读音:

繁体:

笔画:9

部首:

迹五行属:火,康熙笔画数:13,拼音:jì
迹字用于起名

迹字起名寓意

【迹】作为一个名字,在“记录留存”、“哲学思辨”、“历史传承”等方面均有美好寓意。此外,还可以勉励人们前行,表示缘分,以及提醒人们勿忘初心。

迹字的解释

:指前人遗留下的事物、遵循。

迹字诗词来源

出自清代沈德潜的《游虞山记》:说近荒惑,然有象,似可信
出自两汉班彪的《北征赋》:遂奋袂以北征兮,超绝而远游
出自宋代李清照的《鹧鸪天·桂花》: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远只香留
出自宋代刘克庄的《贺新郎·九日》:追往事,去无

迹字的字义
☆迹 <名>
☆同本义
☆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(山名),刻疏人迹其上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☆又如:浪迹天涯;人迹(人的足迹);人迹罕至;迹蹈(重复走过的路);迹状(行迹);迹响(踪迹和声响)
☆留下的印子
☆蟆入草间,蹑迹披求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☆又如:痕迹;血迹;笔迹;墨迹
☆前人留下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
☆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。--《韩非子·难一》
☆又如:古迹;胜迹;古城墙的遗迹;史迹;迹相(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,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)
☆通“绩”。功劳
☆如是则其迹长矣。--《荀子·正名》
☆迹 <动>
☆追踪;追寻
☆逻者见之,知非其国人也,迹其所憩执之。--岳珂《桯史》
☆又如:迹察(寻迹察访);迹盗(跟踪查捕盗贼);迹访(寻访)
☆遵循。如:迹附(追随)
迹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資昔切,音積。【說文】步處也。【廣韻】足跡也。【左傳·宣十二年】遷大國之迹于鄭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擬足而投迹。【淮南子·說山訓】足蹍地而爲迹。 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迹。【書·武成】太王肇基王迹。【前漢·王褒傳】索人求士者,必樹霸迹。 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。【莊子·天運篇】《六經》先王之?迹也。 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。【書·蔡仲之命】爾乃邁迹自身。【註】仲無所因,故曰邁迹。【前漢·平當傳】深迹其道,而務修其本。【註】謂求其踪迹。 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。【淮南子·說山訓】循迹者,非能生迹者也。【唐書·魏徵傳】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。 又循實而考之亦曰迹。【前漢·功臣表】迹漢功臣。又【杜欽傳】將以求天心,迹得失也。 又風迹,風化之迹也。【後漢·朱浮傳】頗欲厲風迹。 又迹射,尋迹而射也。《前漢·王尊傳》將迹射士千人。 又迹人,官名。【周禮·地官·迹人註】迹之言跡。知禽獸處也。 又與跡同。【文中子·問易篇】心跡之判久矣。 又與蹟通。【詩·小雅】念彼不蹟。【註】謂不循故道也。 又叶卽略切,音爵。【陸機·演連珠】火壯則煙微,性充則情約。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,周京無佇立之迹。 【集韻】或作?、?。
考證:〔【前漢·平當傳】深迹其道,而務修其本。【註】謂循其踪迹。〕 謹照原註循改求。〔【後漢·西域傳】漢有迹射。〕 謹按後漢西域傳無此語,查係王尊傳,今改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。
与迹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迹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