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髡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13

读音:kūn

繁体:

笔画:13

部首:

髡五行属:木,康熙笔画数:13,拼音:kūn
髡字用于起名

髡字起名寓意

【髡】这个字寓意多样,既有坚定不移,也有勇往直前;既有秉持正义,也有刚毅果敢。总之,起名时可以选用,表达一种勇气、坚毅、追求的美好寓意。

髡字的解释

:指和尚或修剪树枝。

髡字诗词来源

来自唐诗:李白所著《杂歌谣辞。中山孺子妾歌》戚姬翦入舂市,万古共悲辛。
来自宋词:沈瀛所著《减字木兰花》淳子曰:酒极则乱,乐极则悲烛影摇风。

髡字的字义
☆髡 <动>
☆(形声 。从髟,与毛发有关,兀声。本义: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)
☆髡,剃发也。--《说文》
☆髡者,使守积。--《周礼·掌戮》
☆辩通凿颠者髡。--刘向《列女传》
☆又如:髡刖(古代刑罚,去发称髡,断足称刖);髡钳(古代刑罚,去发为髡,用铁束颈为钳);髡发(剃去头发);髡首(剃光头发,光头);髡人(被剃去头发的罪人);髡头(光头。同髡首)
☆剪去树枝
☆十年以后,髡一树,得一载,岁髡二百树,五年一周。--《齐民要术》
☆髡 〈名〉
☆僧尼。如:髡缁(道士,代指道教);髡人(僧侣,僧人);髡首(指僧尼)
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苦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枯昆切,?音坤。【說文】?髮也。从髟,兀聲。或从元。【周禮·秋官·掌戮】髡者使守積。【註】王之同族不宮之者,髡頭而已。【前漢·?法志】當黥者,髡鉗爲城旦舂。 又人名。【孟子註】淳于髡,齊之辨士。 又樹禿曰髡。【齊民要術】種柳千樹足柴,歲可髡二百樹。 又【集韻】去骨切,音窟。又五忽切,音兀。義?同。
与髡字同音的字
与髡字同部首的字
与髡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髡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