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镫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20

读音:dènɡ

繁体:

笔画:17

部首:

镫五行属:金,康熙笔画数:20,拼音:dènɡ
镫字用于起名

镫字起名寓意

【镫】这个字可以代表坚定不移、稳健踏实、勇气决心、驱虎吞狼、迅猛如风和形象独特等美好寓意,是一个可以用于起名的优秀选择。

镫字的解释

:指古代盛熟食器皿,也指挂在鞍子两旁供脚登的东西。

镫字诗词来源

来自唐诗:张祜所著《杂曲歌辞。少年乐》醉把金船掷,闲敲玉游。
来自宋词:韦骧所著《减字木兰花》香轮玉

镫字的字义
☆ 镫 <名>
☆古代盛熟食器皿
☆马镫
☆古同“灯”
☆兰膏明烛,华镫错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☆镫子
☆[口]∶挂在马鞍两侧的铁制脚踏
☆出了大门,跳上战马,镫子一磕,飞奔而去
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都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騰切,?音登。【說文】錠也。【徐鉉曰】錠中置燭,故謂之鐙。今俗別作燈,非是。【楚辭·招魂】華鐙錯些。【劉公幹·贈五官中郞將詩】明鐙熺炎光。 又山名。【山海經】鼓鐙之山。 又與登同。【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】實于鐙。【註】瓦豆謂之鐙。【疏】詩:于豆于登。毛傳:木曰豆,瓦曰登。【後漢·禮儀志】瓦鐙一,彤矢四。又【廣韻】都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丁鄧切,?音嶝。【廣韻】鞍鐙。【集韻】馬鞁具。【正字通】馬鞍兩旁,足所踏也。【韓致堯詩】和裙穿玉鐙。 又【韻會】豆下跗。【禮·祭統】執鐙。【註】鐙,豆下跗也。【釋文】鐙,音登。又丁鄧反。
与镫字同音的字
与镫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镫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