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滔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14

读音:tāo

繁体:

笔画:13

部首:

滔五行属:水,康熙笔画数:14,拼音:tāo
滔字用于起名

滔字起名寓意

【滔】这个字寓意丰富,不仅蕴含着波涛汹涌、气势磅礴等具有挑战与领导力的寓意,还有着不断前行、乘风破浪和水秀山青等积极向上的美好寓意。起名为人带来勇气、自信和生命力的象征。

滔字的解释

一般指水势盛大的样子,如滚滚;也指弥漫,充满,如天,窕。

滔字诗词来源
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公无渡河》:波天,尧咨嗟
出自两汉班固的《幽通赋》:巨天而泯夏兮,考遘愍以行谣

滔字的字义
☆滔〈形〉
☆(形声。从水,舀声。本义:水势盛大的样子)
☆浩浩滔天。又如:滔涸(水漫溢与干涸);滔漭(水弥漫浩广的样子);滔滔滚滚,滔漫(大水漫溢)
☆傲慢,专横霸道。
☆士不滥, 官不滔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
☆又如:滔德(倨慢不恭的品格)
☆广大。如:滔土(广阔的土地);滔窕(广远不着边际)
☆滔 〈动〉
☆使大水泛滥。
☆舜之时,共工振滔洪水,以薄空桑。--《淮南子》
☆云集一起地涌往。
☆无器而民滔乎前。--《庄子》
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土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刀切,?音叨。【說文】水漫漫大貌。【書·堯典】浩浩滔天。 又流貌。【詩·齊風】汶水滔滔。 又慢也。【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】士不濫,官不滔。 又水名。【穆天子傳】庚辰至於滔水。 又八風之一。【呂氏春秋】東方曰滔風。 又九土之一。【淮南子·地形訓】西南戎州曰滔土。 又【集韻】徒刀切,音陶。聚也。【莊子·田子方】滔乎前而不知其所以然。 【說文】从水舀聲。舀音由。凡慆蹈韜縚等字,皆从舀。上从爪,下从杵臼之臼。凡陷閻諂欿等字?从臽,音陷。與舀義別。
考證:〔【淮南子·地形訓】南戎州曰滔土。〕 謹照原文南上增西字。
与滔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滔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