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仪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15

读音:

繁体:

笔画:5

部首:

仪五行属:木,康熙笔画数:15,拼音:yí
仪字用于起名

仪字起名寓意

【仪】这个字寓意丰富,既有庄重、准确和礼的寓意,又有和谐、典雅和高贵的寓意,还可以表示内敛踏实、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。

仪字的解释

指礼节、式、礼物、向往等。当表示与人有关的意义时,则指容貌和举止。

仪字诗词来源

出自两汉东方朔的《答客难》:使苏秦、张与仆并生于今之世,曾不得掌故,安敢望侍郎乎!传曰:‘天下无害,虽有圣人,无所施才;上下和同,虽有贤者,无所立功
出自两汉王粲的《登楼赋》:钟幽而楚奏兮,庄舄显而越吟
出自两汉班固的《幽通赋》:皇十纪而鸿渐兮,有羽于上京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上云乐》:巉岩容,戍削风骨

仪字的字义
☆人的外表或举动:~态。~表。威~(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)。
☆按程序进行的礼节:~式。~仗。司~。
☆礼物:贺~。谢~。
☆供测量、绘图、实验用的器具:~器。
☆法制,准则:~刑。“设~立度,可以为准则”。
☆姓。
仪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魚羈切【韻會】疑羈切,?音宜。兩儀,天地也。又三儀,天地人也。 又容也。【詩·曹風】其儀不忒。又威儀。【詩·邶風】威儀棣棣,不可選也。又【周禮·地官·保氏】敎國子以六儀,一祭祀,二賔客,三朝廷,四喪紀,五軍旅,六車馬之容。又【春官·典命】掌諸侯之五儀。【註】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也。又【秋官·司儀】掌九儀之賔客?相之禮,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。 又唐禮部之長曰大儀。 又【釋名】宜也。得事宜也。 又由儀,笙詩。【序】由儀,萬物之生,各得其宜也。 又象也,法也。【詩·大雅】儀?文王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匹也。【疏】詩鄘風,實維我儀。 又【周語】丹朱馮身以儀之。【通雅】偶也。謂牉合也。 又度也。【詩·大雅】我儀圖之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來也。淮穎之閒曰儀。 又儀栗,周邑名。見【左傳·定七年】。 又姓。秦大夫儀楚,漢儀長孺。 又通作擬。【前漢·外戚傳】皆心儀霍將軍女。【註】心儀卽心擬。 又【韻補】叶牛何切,音俄。【揚子·太玄經】陽氣氾施,不偏不頗。物無爭訟,各遵其儀。 本作?。
考證:〔又由儀,笙詩。【疏】由儀,萬物之生,各得其宜也。〕 謹按此詩序也。疏改序。〔【周語】丹朱坋身以儀之。〕 謹照原文坋身改馮身。
与仪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仪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